穩定性分析儀是專為液體樣品穩定性控制及配方研究設計的精密儀器,廣泛應用于醫藥、化妝品、食品、石油、化工等領域。其核心原理基于多重光散射技術,通過測量透射光與背散射光強度的變化,定量分析樣品中顆粒的粒徑分布、濃度變化及不穩定現象(如分層、絮凝、沉降),無需稀釋樣品即可實現高精度檢測。
穩定性分析儀的詳細操作指南:
一、實驗前準備
環境與設備檢查
將落球粘度計放置在水平、穩固、無振動的實驗臺上。
檢查玻璃管是否清潔、無裂紋或劃痕。
準備好標準測量小球(通常由玻璃或不銹鋼制成),并用溶劑(如乙醇)和鏡頭紙徹d清潔,用壓縮空氣或晾干。
恒溫水浴設置
將落球粘度計的外套管(或整個儀器)完q浸入恒溫水浴槽中。
設置水浴溫度至實驗所需溫度(如25.0°C、40.0°C等),確保溫度波動≤±0.1°C。
預熱:讓儀器和水浴在設定溫度下平衡至少30分鐘,確保整個系統(包括待測液體)溫度均勻。
樣品準備
取適量待測液體,用真空或超聲波進行脫氣處理,去除液體中的氣泡。氣泡會嚴重干擾小球下落。
如果需要,測量液體的密度(ρ?),用于后續粘度計算。
二、裝填樣品
清潔毛細管
用合適的溶劑(根據樣品性質選擇,如石油醚、丙酮、乙醇)沖洗落球管內部,然后用干燥的熱空氣或氮氣吹干。
注入液體
將待測液體通過漏斗或注射器緩慢注入落球管中,避免產生氣泡。
液體應填充至略高于上部計時標記線。
小心插入橡膠塞或密封蓋,確保密封良好,且無氣泡殘留在液面上方。
放置小球
將清潔干燥的小球通過毛細管頂部開口輕輕放入液體中。
迅速將落球管倒置(180°),讓小球滑落到管子的另一端(此時成為上端)。
再次將落球管正立(恢復到測量方向),小球即位于上部起始位置,準備下落。
三、測量下落時間
調整儀器方向
如果是傾斜式落球粘度計(如Höppler粘度計),調整儀器至規定的傾斜角度(如80°)。
如果是垂直式,確保儀器嚴格垂直。
開始計時
當小球下沿通過上部計時標記線時,立即啟動秒表(或觸發自動光電計時器)。
當小球下沿通過下部計時標記線時,立即停止秒表。
記錄小球下落固定距離所需的時間t(單位:秒)。
重復測量
重復倒置-正立過程,重新開始測量。
至少重復測量3-5次,記錄每次的下落時間。
計算時間的算術平均值t_avg。如果某次數據偏差過大,應舍棄并重測。
四、清潔與收尾
倒出樣品
測量完成后,將落球管再次倒置,讓小球滑到頂部。
小心取出小球。
將液體從管中倒出。
徹d清洗
立即用合適的溶劑徹d沖洗落球管內部,去除殘留樣品。
用干燥的熱空氣或氮氣吹干。
將小球清洗干凈并妥善存放。
關閉設備
關閉恒溫水浴。